- ·上一篇文章:行测:数学运算10秒做出答案的技巧
- ·下一篇文章:09年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部分真题解析
行测:言语理解十大怪题点评
以下试题均为真题中比较偏、怪的试题,在这里把试题摆出来点评,是想让大家深刻理解,在公务员考试中必须学会放弃,否则你从审时度势的角度、从处事思路、从权衡轻重的能力上就已经输了。
以下这十道题,你可以不知道是怎么做的,但是你必须记住的答案,因为它将来可能会在各种公务员考试中和你不期而遇。
第一题:
消防战士李隆: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 ( )希望,用生命 ( )生命。
A。点燃 换回 B。带来 挽救 C。扩展 激活 D。连接 拯救
答案:C
点评:
这是09年某省的一道真题。题目原文节选自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第九位:消防队员李隆——男儿榜样。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隆的颁奖词: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明显出题人是一位比较感性而情感丰富的人,选中最富于跳跃性、最没有相关性的那个选项作为正确答案。“扩展”“激活”两个在冷冰冰的IT领域最熟悉不过的字眼,却莫名其妙跳跃到一位消防员的颁奖词中,这量两个着实是怎么看都不像正确答案的选项竟意外中彩,成为决定几千人命运的特殊符号。
凭心而论,这位出题人,您能不能考虑一下辛辛苦苦学习的考生们,这样的试题真的能考出考生的水平么?真的能测试出一个人潜在的行政职业能力素养么?
第二题:
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______和______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正直 坚强 B。感恩 非凡 C。善良 倔强 D。真情 执着
解析:C
点评:
本题与第1题出自同一份公务员考试试卷,同时,题干正文同样是出自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不过这次的主角是:唐山十三农民兄弟——大爱至朴
颁奖词: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相比较来说,这道题还是勉强可以得出正确答案的。横线处的词语是用来修饰“行动”的,那么A项中“正直”一词就显得十分突兀,“正直”的含义是公正刚直,这道题中并不存在不公正之事所以A项直接排除。B项中“感恩”一词存在逻辑错误,救援者与被救者“素不相识”,那么,救援者不可能怀着感恩之心去做这次行动。D项中的“真情”是名词,不能修饰“行动”,也应排除。所以相对来说就剩下C项。
此题的变态之处不在于答案有争议,而在于它的出处。同一份试卷,居然从同一个感动中国的活动中编出两道匪夷所思的题。
第三题:
牺牲在抗灾前线的年轻战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______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______的那束光。
A. 沉重 明亮 B. 阴森 耀眼 C. 黑色 最亮 D. 慌乱 绚丽
解析:C
点评: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武文斌——死的光荣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武文斌的颁奖词:
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本题与第1题、第2题出自同一份公务员考试试卷,同时,题干正文同样是出自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
点评人,无语。
第四题:
一位长者对一个青年说:“批评和侮辱,就跟泥巴没什么两样。你看,我大衣上的泥点,是刚过马路溅上的。当时擦一定会很糟,所以就等到泥巴干了再去处理。”但是,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假如泥点变成了油漆,大衣变成了玻璃,再依据上面比喻中的逻辑,就适得其反。生活给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逻辑,他们互不相同,也许还会打架。而我们奉行什么样的逻辑,全取决于自己。
最适合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 异杂逻辑
B. 批评与侮辱
C. 事物具有辩证性
D. 生活中的逻辑不是单一的
点评:
本题正确答案为A。无须解释,因为解释也解释不通。本题材料本身是一篇名为《异杂逻辑》的文章的正文部分,所以本题属于极其变态但是确实有正确答案的公考试题。
第五题:
设立最底工资的的初衷是维护低收入的贫穷工人,到头来这些人却找不到工作,有最低工资的规定,顾主当然是选聘生产力较高或较可爱的了,在美国,最底工资增加了种族歧视----支持这种结论的研究很多。最底工资制度让一些人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
A. 一些雇主有种族歧视 B. 工资太底不能维持生活
C. 没有了报酬上的就业优势 D. 生产力不能满足顾主的要求
点评:
本题正确答案为C。由于需要考生结合生活常识和经济知识来做推理,所以搞得很多考生面对这道题的时候,心中充满无限的挫败感。
其实本题脉络是非常清晰的。
首句确立观点,第二句和第三句对观点进行了论证。
文段的观点是“设立最低工资让贫苦的工人找不到工作”,那么我们分析其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时,必须围绕最低工资设定带来的直接影响。
理解第二句话是解题的关键。一些生产能力较低或者被歧视的种族的工人以前可以通过降低自己的报酬来争取工作机会,现在有了最低工资的限制,这些人失去了在报酬上竞争的优势。同等报酬下,雇主会选择生产力高的或者自己不排斥的人种(所谓较“可爱”)。所以这些工人失业的直接原因不是生产力低,而是最低工资的设置让其失去的就业的机会。所以D是不正确的。
换一种理解的方式,对于一些考生来讲,理解起来应该更容易:
最低工资制度转化到雇主的角度就是付给工人的报酬问题,由此确定影响工人就业的是报酬因素。根据文意,在工资一定的情况下,条件相对优越的工人会被录用,也就是录用工作能力水平与报酬水准相对应的人,那些生产力较低不值得雇主付出同等薪酬的工人则没有了机会,而他们想将工资降低到与自己的能力相应的标准,其做法却不被法律认可,所以他们失去了报酬上的就业优势。
第六题:
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缺陷,新古典主义的成效与失误启发了一些学者构建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并另辟蹊径地对劳动力市场与产品市场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发展宏观失业与经济波动的原因。他们以工资、价格刚性和非市场出清假设取代新古典主义的工资、价格灵活性和市场出清假设,并把它结合到宏观产量与就业决定理论中而得出凯恩斯主义结论,这样就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
对以上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新古典主义的成效与失误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B。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的突破在于对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实证分析。
C。新凯恩斯主义就是以工资、价格刚性和非市场出清假设取代新古典主义的假设。
D。工资、价格灵活性和市场出清假设也许是新古典主义的成效与失误所在。
点评:
A项:“启发了一些学者构建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启发”不等于说前者是后者建立的基础。比如:牛顿被苹果砸中,这启发了牛顿研究万有引力定律。你能说牛顿被砸中是这一定律产生的基础么?显然不可以。
从经济学角度讲,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这是常识。
况且从文章字面来看,这种“启发”并不是仅仅来源于“新古典主义的成效与失误”,还有“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缺陷”,仅从这一点也可以断定A项改变了文意。
C项:第二句中“并”字,体现了该句是一个完成的结构,不能被分割。也就是说“把它结合到宏观产量与就业决定理论中”是得出新凯恩斯主义的重要环节,所以,仅以“并”字前面的内容断章取义地定义新凯恩斯主义,是不正确的。
D项:“工资、价格灵活性和市场出清假设”显然是新古典主义的重要内容,并不是所谓的成效和失误。这些理论可能产生某种成效和失误,但是不能说这种理论本身就是它的影响,这是逻辑错误。
只有B项,可以从“并另辟蹊径地对劳动力市场与产品市场进行实证分析”一句中找到依据。“另辟蹊径”一词说明这一举措具有突破性。
第七题:
不要过分地依赖语言。不要总是企图在语言上占上风。语言解不开的,事实可以解开。语言解开了而事实没有解开的话,语言会失去价值,甚至只能添乱。想到让事实说话的人比起动不动就想说倒一大片的人更安详。
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
A。语言是不重要的,而事实才重要
B。语言是不可靠的
C。事实解不开的话,语言也解不开
D。事实比动听的语言更有力量
点评:
解析:本题选B。
解题关键:确定文段核心,要围绕核心解题。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语段中心的把握。
首句是总句,是语段核心。整个文段都是围绕“语言不能过分依赖”展开的。
语言解不开的,事实可以解开。——这句话是例证语言不是万能的,它有不能解开的问题。
语言解开了而事实没有解开的话,语言会失去价值,甚至只能添乱。——这句话例证语言有时会失去价值甚至制造问题和麻烦。
想到让事实说话的人比起动不动就想说倒一大片的人更安详。——例证,事实让人安详而虚妄的语言让人远离平稳的心境。
由于已经明晰了语段总分的结构,所以要紧扣语言来梳理文章脉络。
不能用例证来取代论点的核心位置,不能用比较论证的论据来替代论点,这是本末倒置的。
第八题:
怀旧是人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怀旧之所以在经过岁月淘洗之后历久弥新,并非由于它本身具有多大的魅力,而是旧事能给回忆的人以深思的素材,使人们于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某种或剧烈或断裂的变动过程中,触发生活的感悟,或是从中汲取生活的动力。
符合这段文字的内容是:( )
A. 怀旧是一种情感,具有一定的心理功效
B. 对过去的事情的回忆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
C. 怀旧的对象是引起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的事情
D. 怀旧的原因在于旧事对人具有特定的积极作用
点评:
答案 D。 这是一道判断正误题。
“旧事能给回忆的人以深思的素材,使人们于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某种或剧烈或断裂的变动过程中,触发生活的感悟,或是从中汲取生活的动力”说的是人们怀旧的原因是这种行为的积极影响。 “怀旧之所以在经过岁月淘洗之后历久弥新,并非由于它本身具有多大的魅力,而是……”,从这句话我们可以读到两点:第一,“而是”后面的内容显然是作者想强调的内容。也就是说A项仅谈怀旧的功效不切题,应谈旧事对有特殊经历的人有积极作用。第二,“之所以”说明这句谈的是原因。所以D项最为符合。
第九题:
荷兰作家布鲁马指出:“德国人理解二战的关键不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或柏林之战,而是在发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那一刻;日本人的理解则不在珍珠港或中途岛之战,而是广岛原子弹。”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 德国能够反思二战给别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B。日本能够认识到二战给本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C. 日本认识到二战中美国人给自己带来的灾难
D。日本在回避二战给别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点评:
本题应选B。下面我来谈一下自己思路:
本题属于文意推断型。虽然是文意推断题,但要借助一定的历史常识才能快速破题。
(1)“德国人理解二战的关键不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或柏林之战,而是在发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那一刻”中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柏林之战都是以德国的战败告终,德国人没有想到因战败给自己造成的伤亡和损失,而是想到了奥斯威辛集中营,想到那些被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可见,德国能够反思二战给别国人民带来的灾难。A项是正确的。
(2)“日本人的理解则不在珍珠港或中途岛之战”中,美国的“珍珠港”遭日军突袭轰炸造成重大伤亡,“中途岛之战”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最大的战略进攻,由此可知:日本在回避二战给别国人民造成的灾难。
(3)“而是广岛原子弹”,显然日本人认识到二战中美国人给自己带来的灾难,以受害国自居。但“广岛原子弹”这句话不能理解为日本人能够认识到二战给本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因为,日本以“受害国”自居,不承认自己是“加害国”。日本认为自己国民的灾难都是其他“加害国”造成的。
第十题:
2004年上半年,中国国家汉语战略浮出水面。这不仅被舆论视为对全球范围内日渐升温的“汉语热”的回应,更被解读为中国政府推进汉语言文化的主动性、系统性动作。被世界上最多数量的人口使用,但由于政治、文化原因而处于弱势地位的汉语,似乎正在谋求一次崛起。
舆论对中国国家汉浯战略的评价:
A。汉语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
B。为“汉语热”推波助澜
C。能彻底改变汉语的弱势地位
D。能迅速有效地将汉语言文化推向全世界
点评: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先采用排除法,然后再对剩下的选项进行印证。
首先舆论认为“似乎正在谋求一次崛起”,是对政府意图的猜测,而不是肯定地认为汉语正在崛起,所以A项属于过度推断。此外,我们仔细分析问题。问的是舆论对中国国家汉浯战略的评价而不是舆论对汉语目前现状的评价。所以直接排除A。
根据材料直接可以排除C项,D项,因为原文没有涉及。
那么只有B项值得我们推敲。
看原文:这不仅被舆论视为对全球范围内日渐升温的“汉语热”的回应,更被解读为中国政府推进汉语言文化的主动性、系统性动作。
由“对‘汉语热’的回应”可以推出,舆论认为这战略与“汉语热”相关。其次“推进汉语言文化的主动性、系统性动作”可以解释为推波助澜的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