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广东本科生面临“就业寒冬,签约率仅2.2%
- ·下一篇文章:联合国报告称09年全球将有5100万人失业
公务员职业含金量调查:内部购房是最大诱惑
工作
“严进少出”成公务员优势
凌晨1点,一阵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惊醒了沉浸在梦中的赵叶,手机屏幕上显示出单位的电话号码。穿上衣服,赵叶皱了皱眉头,走进了寒风中。来到单位,要处理的事情早就摆上了赵叶的桌面。
舍弃了强生、Google的高薪工作而选择公务员,赵叶的行为在周围同学眼里看起来有点独特,而她将原因都推到了父母身上,“说让我去看看国家机关长什么样子,见见世面。”
然而真的进入了工作岗位,赵叶的工作却让父母大跌眼镜,工作繁忙、经常加班,以至于来京陪她的母亲也觉得当时的选择未必正确。
“不过得承认,工作不轻松,但也没什么压力。”赵叶坦言,她的工作虽然很忙,但是却没有承担太多责任,而且公务员的工作岗位往往“严进少出”,即使工作中犯了错误或没有完成任务,也没有失业之虞,因此心中也少了份压力。
赵叶所在的部门有十几名员工,由于该部门创建时间并不长,因此平均年龄较低,而赵叶表示,整个部门的“建设史”中,还没有出现过员工被辞退的情况,主动离开的几名职工里,有的转到了别的部门,还有资格老的跳槽当了企业的高管,“我也是害怕去了强生或者Google会面对的各种问题,才选择了这里。”
网络中有人如此评论: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铁饭碗正在被一个个砸掉,唯有公务员的工作不仅是“铁”饭碗,更有向“银”饭碗、“金”饭碗转变的趋势。而对于这样的观点,在国税某部门工作的许国强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进入机关后,许国强一干就是20年,这之中也受过下海潮的诱惑,不过宽松的环境、稳定的工作还是让许国强选择了留守,而他身边的“小学员”学历也越来越高,直到如今加入工作的新大学生,基本都是硕士学历。
“说实在的,我们的工作真用不上这么高学历。这几年热,不代表永远都会好下去。”在许国强眼中,目前大学生的公务员热多少有些不太正常。由于工作琐碎、没有创意,许国强表示自己的工作做长了,人就会失去竞争力,“干5年后估计跳槽就很困难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就是个赌博。”
待遇
工资“阳光”后高薪不再
“应发2828、实发2257.65。”甩了甩手中的工资条,赵叶显得有些无奈,公务员的工资只有强生、Google的1/3到1/4,“想攒个电脑都要等年终。”
公务员的工资发展,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20世纪80至90年代初,不少公务员的工资还不如工厂的普通工人,而随着整个社会工资的不断提高,公务员的工资也在逐年提高,直至1998年左右,不少公务员的工资尚不及千元。
而这一切在世纪交替时开始改观,由于政府对公务员待遇的一系列规定,一些机关的“小金库”开始发挥威力,不少拥有罚没权、经营权、拥有额外收入的机关,开始发放所谓的“补贴”,这种补贴的数额甚至远远超出工资的数额,许国强的工资便在那时突然增加。到2004年时,只是普通科员的许国强,每个月都可以拿到七八千元,这其中“补贴”占到一半以上,“工资3000多,各种补贴就有5000。”
一位曾在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表示,2000年前,大学生都不会选择办事处,然而当街道办事处划归公务员系统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了户口、待遇等问题,选择了办事处的工作。2009年,海淀区海淀街道内勤职位甚至以263比1的比例“荣登”北京公务员热门榜第三名。而正是由于待遇的大幅提高和工作环境的优越,公务员渐渐成为公众眼中的“香饽饽”,进入新世纪后,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逐年增多,2009年国家公务员的报考人数甚至超过了100万人。
不过公务员的待遇,从2006年后再一次发生了改变,由于涉及公务员津贴、补贴改革的“阳光工资”计划开始推行,机关经营收入开始“打捆上缴”。额外发放的补贴被统一的职位津贴、奖金所替代, “托低稳中限高”的公务员薪酬调整原则,让公务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一些拥有权力的部门,也无法像往常一样发放令人羡慕的“补贴”。
“一‘阳光’就立马不行了,现在也就是3000多,新来的大学生2000多。”像许国强一样的公务员,多数都有工资一夜间下降30%甚至减半的经历。这使得改革伊始,不少单位内部都引发了不小的意见,“大家都说好日子已经过去了。”
延伸调查
晒晒一名北京普通公务员工资条
月工资条
职务工资: 380.00元
级别工资: 408.00元
职务补贴: 740.00元
工作津贴: 500.00元
绩效奖金: 600.00元
公有住房租金补贴: 70.00元
通讯工具补贴: 30.00元
应发合计: 2728.00元
扣个人所得税: 11.65元
住房公积金: 479.00元
扣款合计: 490.65元
实发合计: 2237.35元
补贴
每季度加班费 约2000元
过节费 每次1000元
(春节、五一、国庆发放)
年底年终奖 约10000元
其他福利折合 约5000元
年收入
合计约 58000元
福利
内部购房仍是最大诱惑
时针指向下午3点,空闲下来的赵叶坐在电脑前,跟同学聊起了MSN,除了互相吐吐工作上的烦心事,这几天他们的话题集中在了房子上。
与其他在企业工作的同学不同,赵叶最大的优势便是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以低廉的价格购买一套“内部经适房”,这已经成为国家公务员最令人羡慕的福利。
一位国家部委的处级领导透露,虽然福利分房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不过不少中直属部委目前仍有“内部经济适用房”制度,员工可按照不同级别,购买相应面积大小的房屋,而房价基本只是市价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更加让外界羡慕的是,这样的“经适房”经常处在较为繁华的地段。
“就算工资少,分上这么一套房子值多少钱?”网络上有人分析,以70平方米住房面积计算,一套“内部经适房”等于向员工发放约50万元福利,这就能解释为何“内部房”会成为被公众诟病,却被公务员群体期待的一项措施了。
不过由于住房建设的位置和日程只有管理部门知道,分房的美梦离赵叶似乎仍然很远,“我们这种小地方跟中直机关事务局关系一般,资源自然也就少了。”
除去分房,公务员的福利制度一直是外界羡慕的焦点,过节费、带薪年假、组织旅游、各种劳保用品“一个都不能少”,而利用公费医疗随意开药的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公务员基本被公认为福利制度最完善、最“滋润”的工作。
许国强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三次过节费共3000元,防暑降温费等补贴约2000元,发放的一些物品、购物卡折合人民币约2000元,加上年终奖,偶尔组织的旅游等集体活动,一年各种福利便可以折合20000元人民币,“充其量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调查手记
公务员 新围城?
“我是觉得,我们干着美企的活,受着韩企的气,背着日企的名声,拿着乡镇企业的工资。”采访中的赵叶一直在强调自己的无辜,这正反映了公务员的现状——越来越像个围城——城外的人挤破头,城里的人却满嘴牢骚。是什么让公众对公务员的认识和公务员本身产生了如此大的偏差?
公务员的待遇,向来就是个“不能说的秘密”。一堵看不见的墙隔在了公众与公务员之间,公务员似乎成为了围城中的阴影。而猜测在阴影中滋生,便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于是公务员工作轻松、稳定、待遇好、福利足成为了公众的共识,至于事实是否如此,早就不是问题的重点。而重点在于,由于公务员的群体待遇及工作性质的不公开,导致了公众对公务员群体的不信任。
“阳光工资”计划的名字也印证了这一点,“阳光”意味着“光明正大、公开公正”,而这正是目前公务员所需要迫切改革的问题。
如果政府机关可以开诚布公地公开公务员待遇与福利,接受公众对于公务员权力运用的监督,让公众了解公务员工作的辛苦,那么公务员的围城问题也许便可以化解,而这甚至要比“阳光工资”实施起来,还要简单得多。
(来源:北京晚报)